元月半夜絮语

又一年春节。

年前,心里暗自立下诸多flag。

  • 运动
  • 看书(《三体》)
  • 坚持吃早餐
  • 控制酒精摄入量
  • 户外登山

完成度超过80%的是回家的头两天。

当我对外宣称已经到家且 POST 了一张自带酒水的朋友圈。

我的所有基本flag已经宣告死亡。

每日时间线:吃饭-宵夜-睡觉

唯一静下来做的事就是每天夜里翱翔在《三体1-地球往事》的世界里。

我的生物钟似乎太难调整过来了,在梦里,我都在瞌睡。梦里的人吵醒了梦里的我,也许是太过用力,在现实世界中的我也醒了。

凌晨三点,我起床开灯,把屋里的夜还给星空。

闭上眼睛,有无限的表达欲。

人与人,人与社会,人与自然,人与世界乃至宇宙的关系

从宏观的世界返回来看自己,一切好像什么都不是,家庭,恋爱,工作等等等等……

这些东西最后都会归零,而这些名词只是一个过程,它很重要吗?一点也不,在宇宙的尺度下所有的事物都微不足道。

然而,对于我这么一个个体来讲,别人随口说的一句话一个动作,都足以对我的生命气象造成重大影响。

在社会心理学中有一个专门的理论叫 “社会标签理论”。别人对你说的话,或多或少会让自我无意识的给自己贴上标签,并造成实质性的影响(积极的或负面的)。

当一个人在简单化地给别人打标签,他其实也标签化了自己。如果他可以通过这一件小事就去给人贴标签,那他同时一定也简化了自己。比如说,他会把自己简化为一个义愤填膺的人,那我看到这个人做了一件事情,那我就拼命地去网暴他,我不管后面有多少复杂的原因。其实,我觉得,最终受害的是他自己。因为他对看待这个世界永远都是那么地单面。

但人是立体的,是复杂多元的。我认为标签化归类一个人是一种懒惰的思维方式。

现在觉得别人爱给我贴什么标签随便,反正人只能看到自己想看到的,只能看到自己能理解到的。

世界也是复杂的立体的,但大脑为了更有效地处理信息,喜欢做归类来节省认知成本。而每个人归类的方式、列出的类目,其实都是在表达他对世界的理解方式。

所以,别人的评价、概括、形容,其实跟我关系不大,更多是在透露他自己的思考方式。

从短视频的诞生到爆炸式生长,席卷人们的生活,就可以知道绝大多数人希望通过更短的时间快速了解一个事物。

看一个两百四十分钟的长纪录片,通过短视频可以五分钟获得。

短视频将获取信息所消耗的时长压缩到极致,但是却可以产生极大的愉悦感,一种获取知识的幻觉快乐。

这让我想起罗翔老师的话:

我觉得人最大的痛苦,就是无法跨越知道和做到的鸿沟。笛卡尔所说的“我思故我在”这个很对,但是“我思故我在”经常让我们沉浸于一种幻象之中,就是我只要思考到了我就能做到,但其实不是这样。你思想过深刻的东西,你说过深刻的东西,你感动过深刻的东西,你为你自己所说的感动了,你就真的觉得自己做到了,很多时候,这是一种自欺。

我非常喜欢读书、听播客,我甚至觉得自己是一种达芬奇综合征,是一种收获新知的快乐,但有时候它们会给自己一种错觉,以为自己真的懂了,而且这种大脑对道理的熟悉感有时会让你再次看到还会排斥它,但是等我们到行动时就发现我们并没有那么做,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懂得。

所以我一方面也觉得像查理芒格所说的从别人的经验里学到教训,一方面很多时候也了解文字有时只是空中楼阁,(痛苦的)现实很多时候才是最好的教益。

现在的我认为,一方面肯定要继续学习,fill the gaps in my understanding,并且逐渐意识到,真理并不多,会重读很多书。看似熟悉的道理,只要自己没做到,就不是真的懂得;
另一方面,行动才是最关键的,努力提高自己的行动力,以行促知很重要。不过,如果做不到,也给自己一点时间,一切都不是那么容易的,慢慢来,鼓励自己~

我们跟这个世界的关系,我们作为一个个体活在这个世界上,肯定希望去认知这个世界,它是怎么样的,但是世界非常庞大,非常复杂,非常多远,我们个人的认知能力非常的有限,

有时候我们认为我们看到了一个世界,但很可能我们只是看到这个世界的侧面、切面,而我们的角度跟别人的角度有可能是不同的,站在世界的角度,我们都是不明真相的群众。

想要真真正正提高对某一事物的认知,必定要通过多方面多视角的观测,才能无限的接近真实。

我们无法通过个人的力量真正了解我们所在的世界,于是我们需要获取外界传播的信息。

关于内容传播需要了解三个概念

  • PGC: Professionally-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,专业生产内容。又作PCC。PGC有时候泛指个性化、视角多元化、传播民主化、社会关系虚拟化的内容。
  • UGC: User-generated Content的缩写,用户生产内容。又作UCC。
  • OGC: Occupationally-generated Content,品牌生产内容。OGC的内容,有两种主体,一类人是新媒体从业者、新闻背景工作者、传媒行业人员创作;二类人是某些行业的精英、特长、专业人士,与PGC一样。OGC创作主体,与PGC的区别在于是否有目的性、盈利性。PGC更多的是个人兴趣、个人表达需求的满足,这是创作的动机。而OGC,获得报酬是他们的创作动机。

我认为UGC更为重要,以前,都是通过新闻记者报道或报社,有特定的人去采集信息(记者),持牌采集信息(记者证),看起来是为了保证信息的质量。

信息采集完毕还有编辑中心,对采集到的信息做二次的筛选处理,判断信息的质量、判断读者的需求,最终公开给到读者。

我产生了一个非常深的怀疑,第一,记者采集到的信息真的是那么前沿准确吗?第二,编辑对读者的需求的理解是那么准确吗?

这些报道的信息就一定能还原事件的完整性,切入点和角度就一定是正确的吗?

现如今互联网媒体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,我们获取知识与信息从未如此简单,我们可以说出自己的看法,参与讨论,

也正因为如此,如何甄别信息的真伪又成了时代产物的遗留问题。

在如此庞大的信息量中,甄别信息的质量和真伪,只能靠自身,答案不言而喻。

而恰好之前看到过一句话让我比较深刻:

A :我们听到的一切,都是一个观点,不是事实;我们看见的一切,都是一个视角,不是真相。

网络上搜索看到的都是说出处是马可奥勒留的《沉思录》,但却经不起考据。根据译本对照,书中内容没有出现过这句话。

B:伤害我们的并非事情本身,而是我们对事情的看法。事情本身不会伤害或阻碍我们,他人也不会。我们如何看待这些事情却是另外一回事。困扰我们的正是我们对事情的态度和反应。

《沉思录Ⅱ》 作者为(古罗马)爱比克泰德(Epictetus,约55~约135年)

只能暂且认为这段话是对该章的总结《沉思录Ⅱ》卷一第二章的总结,出处已多方考证,并非出自马克奥勒留的启示录。

我想虽然不知道这句话是否还能找到真实的出处,但不妨碍我认为这句话确实有其价值。
我觉得讽刺的点原本在于,诸多名言收录或分享时,都给这句话注明“马可奥勒留《沉思录》”这样的字眼,然后为人追捧,却并未在乎这句话本身的出处是不是真实的,现在感觉反而使得这句话的内涵更加丰富了。
现在姑且可以证伪,这句话确实不出自《沉思录》,不过所幸的是我的情感并未那样复杂,我只觉得讽刺,并更加深刻地认识了这句话的内涵,仅此而已。我反复扪心自问,自己有没有因为发现了这一点而觉得比别人更优越,想到自己如果没有好奇过这件事情,也许也会继续认为是《沉思录》中的名言,突然觉得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或许还有很多,于是好像更加懂得了谦逊的可贵。
总地来说,对于我而言,这句话的内涵,似乎因为这个出处变得更丰富,这句话的价值,也因为这个出处被证伪,使得我强化了自己的谦逊而变得更重要。
我会牢记这句话。

例如: 微博、twitter ,拥有足够大的用户基数,其实由无数的不明真相的群众来生产信息,信息质量是以数量做基础,评论也是内容之一。

其生产的信息数量之多,层次之丰富,最后接近事实的可能要远远超过了其他模式来生产信息的媒体。

意识到这一切,我忽而想起一个关于如何选择的问题。

私以为拒绝即时伤害,接受则能让双方达到一个平衡,因我自身性格的缺陷,总是把一些简单的事物复杂化,内心分明是抗拒(接受)的,却偏偏要找到一个百分百完美且充足的理由,再三斟酌,复加思考,才得以决定开口表述内心的不满,可又不断然拒绝!这使得我很苦恼,我在尝试站在个体的角度去解读我的缺陷,试图将其攻克。

站在宇宙的尺度,上帝的角度,所有的一切到最后都会化为尘埃,这也就不难理解佛家所说的万物皆空所想表达的思想理论了。而空,是也是一种存在,它也可以填满一个人的世界。

假设人平均寿命为75,75则归零,人的寿命有限恰恰保证了人的进步,这中间的过程,由我们个体所把握掌控,既然最后结果是可预见的相同,在探索的过程中就没有必要畏手畏脚,应当无畏无惧,真正遵循内心,不再需要任何理由,只因我是一个自由独立的个体,我们最终都将化为空。

畅所欲言,去大方接受,去大胆拒绝。

WRITTEN BY:    Richard

I'm discombobulated !